優質的葡萄才能釀出醇香的美酒。
第二屆中國(寧夏)國際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覽會,即將在銀川拉開帷幕。關于寧夏的葡萄酒,你想了解更多嗎?我們采訪到了與葡萄酒結緣20余年,寧夏大學《葡萄酒品嘗學》課程負責人、國家一級品酒師、釀酒師李茹一,聽她講述那些和寧夏葡萄酒有關的事。
“我是從賀蘭山東麓來的”
她非寧夏本地人,但卻奔著寧夏葡萄酒,舉家而來。從2017年8月入職寧夏大學葡萄酒學院做講師,后又在寧夏葡萄產業發展局工作,五年的時間里,李茹一唯一關注的,就是寧夏的葡萄酒。“我在世界葡萄酒挑戰賽上做評委時,很少有國外的釀酒師、紅酒愛好者知道寧夏,但我說‘我是從賀蘭山東麓來的’,大家都知道。”
賀蘭山東麓,是寧夏葡萄酒走向世界的名片,同時,也彰顯著寧夏葡萄酒的“獨一無二”。對此,李茹一有自己的認識,她說,世界上每一個知名的葡萄酒產區,都有自己的特色,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產區生長的葡萄,也自然帶著自有的風味。沒有完美的生長環境,但每一瓶葡萄酒都是“唯一”的。
寧夏葡萄酒的獨一無二,正是因為有山的庇護,有水的滋養,有陽光的普照,以及適宜的氣候,才賦予它的個性,才讓它能夠走上國際舞臺。“日照強,果皮的顏色就好,而酒的顏色是由果皮顏色決定的,所以寧夏葡萄酒的顏色才如此迷人;氣候干燥,讓葡萄在生長過程中,可以更少地受到病蟲害的侵擾,安心成熟,綠色健康;黃河水實現可控性灌溉,需要的時候可以引水來,不需要了,就可以繼續保持干燥……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才讓寧夏葡萄酒的未來令人期待。”
最具儀式感的葡萄展藤
寧夏的葡萄藤,是在每年的4月迎來它展藤的最佳時節。所謂葡萄展藤,就是喚醒在泥土中越冬的葡萄藤。
“如果不做任何措施的防護,葡萄藤在這里入冬后的氣候條件下,是無法成活的。”李茹一介紹說,所以每年冬天,人們都會將葡萄藤條埋到土里保暖防抽干,翌年開春再舒展出來,而這樣的栽種方式,被形象地稱為“展藤”。
很多年間,每年的埋藤、展藤,都是靠人們純手工完成的,尤其是展藤,作為種植過程中尤為重要的一環,堪稱是整個寧夏葡萄種植人最具儀式感的一段時光。
“對葡萄藤蔓出土時間的把握,非常關鍵,如果出土過早,葡萄萌芽會提前,有遭遇晚霜凍的風險,新萌發的芽會被凍傷,影響釀酒葡萄果實的產量;若是出土過晚,埋在土里的芽兒會萌發成白黃芽,見光后就會萎蔫枯竭。”說起展藤的技術要求,李茹一說,如今一些可以實現標準化種植的園區,已經上了自動化設備,人們只需要將舒展開的葡萄藤綁起就行。
李茹一解釋說,其實埋藤肯定會對藤蔓產生一定損傷的,但同時也會促使葡萄藤的巔峰期來得更早一些,產出的葡萄自然也是顏值與品質俱佳。“寧夏最早的產區建于1983年,目前有30多年歷史,還處于‘健壯’的年齡。所以我們這一代人是可以見證賀蘭山東麓葡萄最重要的時刻。”
這里占盡天時地利人和
“寧夏生產世界級葡萄酒,是沒有技術壁壘的。”這句話說起來很“狂”,但的確是事實,李茹一說,比如在寧夏,有酒莊在葡萄采收時會用一種機器進行光譜篩選,可以對葡萄進行一顆顆地篩選,看每一顆的狀態,甄別出哪一顆是有損傷的;發酵車間里,采用24小時智能控溫系統,為葡萄發酵創造最好的環境;這里還有全球最貴重的橡木桶,也有最好的橡木塞……高科技和高標準的應用和體現,在賀蘭山東麓的葡萄酒種植和釀造上,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除了植物種植本身,以及技術上的進步,在釀酒這一環節,寧夏也做了多樣化的嘗試,比如馬瑟蘭、馬爾貝克等葡萄品種的引進和種植,在寧夏的表現就不錯。“今年,寧夏還專門舉辦了馬瑟蘭釀酒師大賽。這個品種是在1997年從法國引種過來,屬于法國培育但表現性不好的,但引種后在寧夏的表現卻很不錯,這也可以看出,寧夏在葡萄酒產業上,的確是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也為市場不斷增添著創意和活力。”李茹一說。
鏈接
葡萄酒小科普
◆葡萄酒的顏色葡萄酒的顏色來自于葡萄皮。葡萄的果肉是不含顏色的。所以,如果一個葡萄酒的顏色比較深,要么浸皮時間比較長,要么葡萄皮本身比較厚。
◆什么叫單寧
單寧是一種強抗氧化物質,在口腔里面表現出來的就是澀。大家都有吃柿子的經驗,就知道什么是單寧了。
◆什么是酒體
酒體是酒在口腔中壓迫舌頭的重量。因為葡萄酒里含有酒精,酒精度越高的酒,酒體一定重。好的葡萄酒一定是酒體與酸澀的平衡。
◆什么是葡萄酒的年份
葡萄的采摘年份就是葡萄酒的年份,當這一年所有的情況都非常適合葡萄的生長,有利于釀酒,我們就可以說是一個好年份。
◆聞香味
葡萄酒的香,分為幾種。一種是水果本身帶來的香,一種是陳釀過程帶來的香,一種是橡木桶帶來的香,葡萄酒香味的變化,是葡萄酒的魅力之一。
◆品嘗
喝一口葡萄酒,然后吸入一點空氣,能夠起到氧化的作用,讓酒的味道在口腔中釋放出來。先感受酒的甜度,然后,感覺一下酒的單寧、酒體、酸度和余味。
◆好葡萄酒的標準
好酒的標準就是需要酒平衡感好,有變化,余味要長。做到這三點,都算是好酒了。 記者王敏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