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上午,記者走進寧夏吳忠市利通區扁擔溝鎮同利村,了解該村莊的“致富經”。
同利村。楊佳晨 攝
據悉,同利村于2012年6月由同心縣馬高莊、張家塬、興隆、窯山四個鄉鎮21個行政村搬遷安置組成,全村轄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097戶5329人。
據了解,自2021年開展百萬移民致富提升行動以來,同利村加大人居環境整治,改善公共服務,并通過文化活動推進精神文明建設,進而促進鄉風文明的發展。“我們修建了室外燈光籃球場,讓孩子們在晚上也可以打籃球,還建設了石榴廣場,搭建了鄉村大舞臺,進而豐富群眾們的業余文化生活。”同利村第一駐村書記孫立國說。
同利村打造肉牛養殖產業。楊佳晨 攝
此外,同利村加快發展鄉村產業,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寧夏恒豐同利巾被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是同利村一家主要生產高檔中寬幅面料、高端新型紗線的紡織企業,織布規模年產240萬米、紡紗規模3.3萬錠,公司目前在職員工160人,移民人數占80%,解決同利村150名移民就業問題,平均工資達到3300元以上,既讓職工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又為家庭增收致富。同利村以產業興旺為引領,充分利用養殖園區優勢,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打造肉牛、肉羊養殖產業。2022年,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根據利通區扁擔溝鎮萬頭肉牛養殖項目移民戶融資實施方案,按照“國企+合作社+農戶+銀行+保險”養殖模式,通過利浩公司托養肉牛261頭,增加村集體年收入達23萬元左右。
同利村發展紡織產業。楊佳晨 攝
生態宜居是提升鄉村發展質量的保證,在人居環境中,同利村推進“綠化、美化、亮化”三化工程。加大環境綠化范圍,本著“見空栽樹,露地栽花”原則,新增綠化面積124多畝,栽樹各類樹木4000余株,并按照“一巷一景”,大力開展巷道綠化;開展美化工程,加大環境衛生整治力度,將日常清掃與專項整治行動相結合,實現日產日清;推進亮化工程,在村隊各主干道安裝路燈138盞,實現了夜有明路,出行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