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ow86i"></nav>
  • <nav id="ow86i"></nav><menu id="ow86i"></menu>
    <menu id="ow86i"></menu>
    <menu id="ow86i"></menu>
  •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市縣園區 > 市縣園區焦點
    通豐村:黨建引領產業興“真金白銀”土里生
    時間:2022-09-28  來源:石嘴山日報
      9月23日早晨9點,天高云淡,秋風送爽。惠農區廟臺鄉通豐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的鈣果園內,一顆顆紅彤彤的果實掛滿枝頭,在綠葉掩映下分外好看,工人們在園子里辛勤地采摘鈣果。
      “你看咱這鈣果,顏色好看,個大肉多核小,吃起來不但酸甜可口,聞起來還香味濃郁,美氣得很。”村黨支部書記哈立新一邊說著一邊把沾著露水的鈣果塞進嘴里,話語間充滿收獲的喜悅。
      緊挨著鈣果園的桃園里,近3000株桃樹上的鮮桃個大飽滿,特別誘人。哈立新告訴記者,桃園里種植的兩個晚熟品種,特別適合在中秋節和國慶節期間銷售,這個時候其他品種的桃子已經下市,所以售價會高些,帶給村集體的收入也會更可觀。今年,種植園的桃子采摘價一斤20元,很受消費者的青睞。
      通豐村共有耕地5000畝,此前農業生產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村民收入低,村集體經濟薄弱。“我2010年到村兩委任職時,村集體的賬目上不但沒有一分錢,還欠著外帳呢。”哈立新說。
      沒有產業自然就留不住人,過去賴以生存的土地不少都成了撂荒地。自2018年股權改革以后,通豐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吸收了村民1600畝的閑置土地入股,大力實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產業項目、特色經營促增收,村集體收入一年比一年高。2021年,村集體收入107萬元,純收入達到25萬元。今年鈣果、桃樹進入了盛果期,合作社又適時種植了西瓜、糯玉米等暢銷的農產品,村集體純收入有望突破50萬元。
      “黨支部+合作社讓產業發展有了主心骨,特別是通過建立村集體經營、合作社支撐、群眾參與的機制,人、地、錢等資源要素都激活了。”哈立新介紹,如今,產業發展到哪里,黨組織就跟進到哪里,由村黨支部牽頭對種、產、銷全過程進行管理,既保證了果蔬品質,又提高了附加值,實現集體、群眾經濟雙增收。
      年近60歲的哈光和因為年齡的原因,在外務工時處處碰壁。現在,他農閑時就來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打工。“來合作社打工每天能掙130元,一年零零散散干下來,也能掙個2萬多元呢。”哈光和說。
      現在,通豐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生產經營的農產品涉及5大類30個品種,已經全部申請注冊了“通豐鋪”的統一商標。“咱村的農產品都是綠色無公害,吃起來特別有滋味,親朋好友嘗過后經常托我代購呢。”駐村書記李超與有榮焉地說道。
      今年,通豐村在產業發展上又有了大動作,利用爭取到的300萬元鄉村振興資金開展優質糯玉米產供銷示范建設項目,通過新建速凍庫、冷藏庫、加工車間和蒸煮車間,發展壯大糯玉米產業。哈立新算了一筆細賬,項目實施后糯玉米種植規模可以擴大到3000畝,除合作社外,可以帶動周邊農戶種植近2000畝,每畝比傳統黃玉米增加收入700元左右,而村集體年收入預計可達420萬元左右。
      “這里土地肥沃,富含硒元素,我們要做的就是充分發揮自然資源優勢,讓地里長出‘真金白銀’,增加村集體收入,讓父老鄉親受益!”哈立新自信滿滿地說道。記者馬國珍馬曉軍周旭
    編輯:李文 責任編輯:李娟
    權威發布
  •  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 寧
  •  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 寧夏回族
  •  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工
  •  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 《自治
  •  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
  • 便民信息
    精彩圖片
    湖城秋日 紅嘴鷗準時赴約
    湖城秋日 紅嘴鷗準時赴約
    閱海灣水上公園秋色漸濃
    閱海灣水上公園秋色漸濃
    寧夏人物
  •  賈曉東:爭做基層“實干家”
  •  馬永慶:用軍人鐵骨書寫人生新篇
  •  家鄉“歸巢雁” 致富帶頭人
  •  吳楠:當起領頭雁助力鄉村振興
  •  非遺傳承人郝延強: 賦予賀蘭石靈
  • 寧夏財經網版權所有 寧ICP備2021002495號-2
    地址:寧夏銀川市中山南街寧夏報業集團商務信息大廈1202室 郵箱:nx_cjw@163.com 電話:0951—6072963
    欧宝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