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ow86i"></nav>
  • <nav id="ow86i"></nav><menu id="ow86i"></menu>
    <menu id="ow86i"></menu>
    <menu id="ow86i"></menu>
  •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財經首頁 > 寧夏人物
    寇啟芳帶領寧夏灘羊種業走向全國
    時間:2022-08-08  來源:寧夏日報
      8月5日,吳忠市紅寺堡區。在這片改寫荒原記憶的土地上,深深鐫刻篳路藍縷、艱苦奮斗的足跡,時刻探討、記錄著人與自然、人與萬物的辯證關系。
      當記者見到紅寺堡區天源良種羊繁育養殖有限公司“掌門人”寇啟芳時,她興奮地分享好消息:8月4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發布國家種業陣型企業名單,紅寺堡區天源良種羊繁育養殖有限公司與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全國276家企業榜上有名。
      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種業振興決策部署,支持重點優勢企業做強做優做大,農業農村部組織開展國家種業陣型企業遴選工作,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研發能力、產業帶動能力、國際競爭能力的航母型領軍企業。
      從一個簡陋的羊圈發展為具備創新能力、資產實力、市場規模、發展潛力的“國字號”企業,寇啟芳和寧夏灘羊砥礪前行20年。從下崗女工到灘羊育種企業家,作為紅寺堡區的建設者、見證者、參與者,她的故事,不光是個人奮斗的創業史,也是紅寺堡區20多年脫貧攻堅史的生動注腳。
    W020220808254830270087.jpg
      抵上全部身家扎根紅寺堡,從住帳篷、圍羊圈干起,下崗女工熬出“灘羊王國”
      2003年,紅寺堡。
      一個漫天風沙的午后,一個單薄的女人拖著一件行李,站在渺無人煙的荒灘上,隱隱傳來雙胞胎女兒哭喊媽媽的聲音,丈夫擔憂的目光在眼前閃現。
      20年后的今天,腳下這片曾經遍布沙丘的荒灘,已成為遠近聞名的“灘羊王國”。
      8月的紅寺堡,深深淺淺的綠在千溝萬壑與人們的眼中水靈靈地鋪展開來,屋宇街巷寧靜整潔,即將成熟的莊稼以巧妙的幾何形狀綿延成巨大的五線譜,勞作的人們如點點音符點綴在近聽無聲、遠望如海潮般壯闊的田園牧歌里,共同演繹人與天斗、天人合一的天籟之聲。
      2003年,紅寺堡區百業待興,寇啟芳決心在這里干出個樣子,那年她37歲。
      1987年畢業于寧夏農校畜牧獸醫專業,分配到寧夏畜牧局下屬一個單位工作。沒過幾年,單位發不出工資,她下崗了。在銀川當了6年獸醫,人們常常能看到一個夾著獸藥箱的女人,騎著自行車不知疲倦地奔波著,幫助養殖戶為家畜防疫。
      那段時間,同是農業科技工作者的丈夫牛文智被派往日本島根縣學習和牛養殖技術。聽他講述高水平的養殖模式后,寇啟芳憧憬辦一個高水準的養殖場。他們發現,紅寺堡區是灘羊核心保種區,毗鄰羅山,在羅山古洪積扇上有2米多深的礦物層,能塑造出灘羊肉更加鮮美的風味。
      無巧不成書,2003年,紅寺堡區發出招商引資號召,為填補當地沒有正規養殖場的空白,寇啟芳懷揣東拼西湊的50多萬元來到紅寺堡,搭帳篷、圍羊圈,買了300只母羊,為農戶提供優質羔羊。
      當時的紅寺堡飛沙走石,人煙稀少,沒水沒電,一場風從春天刮到冬天,喝水的杯子里總沉淀著沙子,每天醒來被子上總落著一層沙子。
      20多年的艱苦奮斗,每一天都是熬出來的。有一次,寇啟芳抱著懷羔的母羊,母羊通人性,咩咩叫著,“難心”的人,淚往心里流。
      寇啟芳在風沙里打拼,灘羊飼養規模不斷擴大,收獲到了“第一桶金”。她在思考:鄉親們祖祖輩輩辛辛苦苦飼喂灘羊,為什么發不了“羊財”?如何才能將資源轉化為真金白銀?
      2003年5月起,為保護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寧夏實施全境禁牧封育,灘羊被“趕下了山”。圈養羊,需要購買飼料,養殖成本高,許多農民喪失養殖灘羊的積極性,轉而引進生長快的肉雜羊,寧夏灘羊產業面臨危機。
      寇啟芳暗下決心,一要“保種”,二要做強。
      如果能把灘羊養出可與日本和牛媲美的水準,質優價高,農民的養殖積極性一定能提高——但,這談何容易!
      立志突破養殖瓶頸,從源頭上降低羊肉脂肪,科研力量迸發美麗“雪花”
      寇啟芳立志突破灘羊養殖瓶頸,著手試驗高品質灘羊養殖。她認為,從源頭上降低羊肉脂肪,首先要從改變飼料配方做起。她和寧夏大學張桂杰教授等國內外專家學者開展合作,研究羊肉脂肪細胞形成的機理等。
      困難重重,不是羊肉品質沒有多大改變,就是形成精瘦肉,脂肪被徹底降低。
      2014年除夕,千家萬戶喜迎新春,寇啟芳卻心事重重:年前再宰一只羊,若仍無“雪花肉”,從此徹底死心。
      刀鋒切入羊腿的一瞬間,像是一道光——大理石紋路般的脂肪均勻地鑲嵌在肉中,雪花一樣的肉,“禮花”般綻放在眼前——這是極其珍貴、無與倫比的一份新年大禮!
      從研發到技術成熟,歷時10年,大小試驗近百次。終于掌握了通過改變飼料配方,讓灘羊產出像日本和牛肉一樣的高品質灘羊肉,她為其起名為“雪花灘羊肉”,這是國內唯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檔羊肉,解決了高端灘羊肉產業鏈“斷鏈”問題。
      如今,“雪花灘羊肉”的研發生產,從母子一體化到后期育肥營養精準調控,技術已非常成熟,產出的雪花羊肉肉質細膩、口感好,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每千克胴體羊肉價格平均能賣到168元,是普通灘羊肉的2倍以上,分割的“雪花”灘羊肉每千克售價800元—1200元,消費者好評如潮,銷路大開。
      雪花羊肉的培育成功,使寇啟芳堅定了依靠科研優化寧夏灘羊品質的信心。
      但是,又一個更加艱巨的挑戰接踵而至。
      改變寧夏灘羊“不良基因”,不斷解鎖灘羊育種“新密碼”
      寧夏灘羊是國家重要的畜禽遺傳資源和獨特的地方品種,也是寧夏羊產業的“金字招牌”,但寧夏灘羊繁殖率低、個頭小、尾巴大等“生理缺陷”與生俱來。
      能不能改變這套“不良基因”?寧夏灘羊產業發展緩慢,新品系(種)培育時不我待。
      2014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陳玉林教授團隊在全國找尋愿意研發基因編輯羊的養殖企業,國內沒有幾家企業愿意做這項前途不明朗的“賠本買賣”。寇啟芳利用校企合作,組建科研團隊,開始基因編輯培育灘羊新品系(種)關鍵技術研究與集成示范。
      2015年,寇啟芳的羊圈里出現30多只明顯體格大、健壯、長得快的羊只,它們是經過基因編輯過的寧夏灘羊,科研攻關取得突破性進展。
      2016年端午節,寇啟芳夫婦帶著30萬元服務費趕到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對合作進行優化升級,開展利用灘羊本品種培育“一胎多羔”等新品系(種)研究。
      如今,科研攻關已經碩果累累,寇啟芳科研團隊創制了目前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基因編輯羊群體,紅寺堡區天源良種羊繁育養殖有限公司的基因編輯灘羊“裘肉兼用”新品系(種)核心群已經達到2000多只,利用灘羊本品種培育“一胎多羔”等新品系(種)核心群達到1500多只。
      “一胎多羔”灘羊新品系繁殖率達到163%,比灘羊親本提高了60個百分點;“裘肉兼用”新品系灘羊羔羊初生重、體尺等性能指標平均高出原種30%以上,初生重達到4.5千克;各種改良因素疊加到一起,灘羊新品系綜合生產性能提高了近1倍,為后續寧夏灘羊新品系(種)培育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
      目前,寇啟芳和她的科研團隊正在積極開展“聚合育種”技術攻關,使寧夏灘羊實現“四變一不變”:即保證灘羊裘皮遺傳性狀(特有的九道彎)不變,實現長得慢變長得快,單羔變雙羔,有角變無角,大尾巴變小尾巴。最終培育出生長發育快、繁殖率高、耐粗飼、綜合生產性能高的灘羊新品種,徹底破解灘羊種業振興“卡脖子”問題,為灘羊產業振興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撐。
      加速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智慧牧場藍圖正在實現
      人生是一場漫長的旅行,有人見塵埃,有人見星辰,她要做那個一直追逐星辰的人。
      多年來,寇啟芳積極向廣大貧困戶和養殖戶普及示范推廣灘羊“雙高雙優一防”,即“高效養殖、高頻繁殖、優質優價、疫病防治”的技術,累計選育推廣灘羊優秀基礎母羊5萬多只、優秀種公羊4萬多只,示范改良羊只達到145萬多只,經她指導服務的貧困戶和養殖戶,養殖水平和經濟效益均得到大幅度提高。貧困戶和養殖戶飼養1只繁殖母羊的收入由不足100元增加到近200元,累計增加收入1.3億多元。持續向貧困戶捐贈種羊、提供養殖技術指導,幫助鄉親致富。僅在紅寺堡區大河鄉龍源村灘羊產業科技扶貧基地,帶動數百戶建檔立卡戶,幫助每戶年新增純收入4500多元,大大激發了村民們養羊的積極性。
      寇啟芳“筑巢引鳳”,一批批專家、學者、研究生,從全國各地趕到紅寺堡,共同開展灘羊養殖、研發。她先后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
      寇啟芳說:“我們的目標是爭取各方支持,建設一個設備一流、技術一流智慧化灘羊新品系(種)繁育示范園區,創建國家級灘羊育種研究平臺,將紅寺堡區打造成寧夏灘羊種業高地,建立起以灘羊新品系(種)培育示范推廣為核心的良種繁育技術體系,全面提升灘羊新品系(種)示范推廣能力,加速實現灘羊種業與產業振興。”
      她說:“這需要‘抓兩頭、帶中間’,加速推動灘羊產業高質量發展。‘抓兩頭、帶中間’,首先是要抓好產前技術服務環節,我們愿意把灘羊新品系、雪花(大理石花紋肉)灘羊肉生產等技術教給廣大養殖戶,使科技成果開花結果,提高產業發展技術水平。其次是抓好中間養殖環節,帶動農民建設好基礎母羊養殖基地,以智慧農業、現代農業帶動,擴大養殖規模,增加農民收入,讓農民分享到技術進步與產業發展帶來的好處。最后是抓好產后加工銷售環節,打造高端灘羊肉品牌,增加灘羊肉附加值。”
      但是,缺乏資金就會“卡脖子”。
      灘羊養殖,尤其是科研攻關投入大、周期長,目前各方貸款1000多萬元。寇啟芳在養殖、科研上、幫助農戶致富上不惜成本、慷慨大度,生活上卻摳得很,房子裝修了4年,至今仍未完工。為了省錢,基地里的很多活都是兩口子自己干,這些天勞累過度,他倆走路都一瘸一拐的,鄉親們說,讓人又“失笑”又感慨。
      缺錢、缺人,是推動灘羊發展中最大的困難,寇啟芳愁得睡不著,但她不會退縮。
      科技為一翼,文化為另一翼,插上雙翅,方可實現騰飛。
      采訪當天,恰逢寇啟芳邀請南京農業大學教授、中國農業科技文化史專家惠富平前來溝通,討論正在籌備中的寧夏灘羊科技文化博覽館事宜,她下定決心打造寧夏灘羊文化的獨特品牌。“目前急需政策性的補助。”她說,這次入選國家種業陣型企業,是對她和團隊不斷攻關、打磨“原創”、打造自主知識產權的認可、肯定與支持,更是鞭策和鼓勵。
      曾經闖過重重關卡,擁有成功的經驗,拼搏下去,一定能實現新的突破。
      “誰謂爾無羊?三百維群。”“爾羊來思,其角濈濈。”“或降于阿,或飲于池。或寢或訛。”《詩經·小雅·無羊》歌謠流傳了幾千年,優美的旋律在牧場里飄蕩,寇啟芳和她的寧夏灘羊種業斗志昂揚。(記者 張慈麗)
    編輯:李文 責任編輯:李娟
    權威發布
  •  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自
  •  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寧夏高標準農
  •  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 進
  •  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加
  •  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
  • 便民信息
    精彩圖片
    醉美稻田畫
    醉美稻田畫
    南華山中好風光
    南華山中好風光
    寧夏人物
  •  巡護員張萬東:用腳步丈量對長城
  •  馬立軍:“這兩年要讓通城村變個
  •  俞惠明:用堅守和創新釀造最好的葡
  •  沈富裕:巧解富民村"富裕"密碼
  •  李秀廣:做電力科研路上的追光者
  • 寧夏財經網版權所有 寧ICP備2021002495號-2
    地址:寧夏銀川市中山南街寧夏報業集團商務信息大廈1202室 郵箱:nx_cjw@163.com 電話:0951—6072963
    欧宝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