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ow86i"></nav>
  • <nav id="ow86i"></nav><menu id="ow86i"></menu>
    <menu id="ow86i"></menu>
    <menu id="ow86i"></menu>
  •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財經首頁 > 寧夏人物
    馬永慶:用軍人鐵骨書寫人生新篇章
    時間:2022-09-22  來源:寧夏新聞網
      再次翻開相冊,回憶起那段崢嶸歲月,想起三十多年前失去的戰友,58歲的馬永慶潸然淚下。身旁的妻子聽著他的思念,也默默流下眼淚。內心柔軟的馬永慶,在面對敵人、被冷炮炸斷左腿的時候,為了不暴露行動,為了勝利,為了戰友,硬是強忍劇烈疼痛,一聲不吭,一步一步爬了回來,被戰友們譽為“邱少云式”的英雄戰士。
      馬永慶出生于中衛市沙坡頭區永康鎮一個農民家庭,是一個曾經在戰場上負傷截肢的三級殘疾軍人,也是一個以鋼鐵意志競走在創業的路上的致富帶頭人,以軍人鐵骨迎接命運挑戰。近日,中共中央宣傳部、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向全社會發布2022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先進事跡。退役不褪色,用軍人鐵骨書寫人生新篇章稱號。
    1.jpg
      馬永慶與妻子翻看相冊。記者 張玉婷 攝
      身殘志堅 微笑著活下去
      1982年,17歲的馬永慶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報名參軍,由于年紀小、個子矮,面試沒有成功。隨著年齡的增長,馬永慶愈發想去當兵,報效祖國。1984年,經過2年的鍛煉、努力,馬永慶終于如愿進入部隊。在新兵連集訓中敢于吃苦耐勞,軍事素質過硬,被嘉獎一次;在老山戰斗中負傷截肢,榮立二等功一次。
      面對失去一條腿的殘酷現實,“生活以痛吻我,我報之以微笑”,馬永慶憑著熱血鑄就的毅力、用比常人堅毅的品質,很快地再次站了起來:“比起在戰爭中失去生命的人來說,我已經是個幸運兒了。我就是正常人,和你們一樣。我的選擇很正確,我的人生也很精彩。”經過前后五次手術,馬永慶不僅丟掉了拐杖,還能像普通人一樣上下樓、遛彎鍛煉,邁出了人生路上最艱難的一步。
    2.jpg
      馬永慶獲得的榮譽。記者 金文陽 攝
      創業致富 投身鄉村振興
      1989年年底,馬永慶退伍回家。根據實際情況,政府為他安排了幾份在當時已經相當優越的工作。然而馬永慶作出了一個身邊所有人都不能理解的決定:自主創業。“本來指標就少,還有很多一起回來的戰友沒有工作,就把這么珍貴的機會讓給他們吧。”面對妻子的不理解,馬永慶說:“我是殘疾人,我不能占著名額再去給單位、給政府添麻煩、增負擔。但我人殘志不殘,我也不愿意別人用憐憫的眼光看我,我要創業。你放心,就算我沒飯吃,我也要讓你有一口吃的!”
      擺地攤、賣水果、開商店、經營摩托車配件店……部隊鑄就的鋼筋鐵骨和鍥而不舍的毅力,讓他在10年間收獲了成功與自信。適逢轉行,原本在商場摸爬滾打多年、眼光獨到經驗豐富的馬永慶可以再選擇一個有前景的行業,但面對老家山下的1200畝荒地,他硬是選擇了響應政府號召,把它開發出來、綠化出來。“在我印象當中,這整個就是大沙漠,沒有植物,沒有生存的余地。我一定要把荒漠變良田。”
      沒有水,馬永慶就自掏腰包把黃河水一桶一桶、一車一車地引上來;沒有電,馬永慶就一次次跑著協調。經過十多年的努力,荒地變綠洲,種上了棗樹,種上了西瓜,成片的金色玉米地,讓馬永慶的愛人都很激動:“長這么大還沒見過這里能有這么大一片玉米。”2010年5月,建瑩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在馬永慶的帶領下,合作社堅持“誠信為本、鑄就品牌、優質服務、贏得市場”,成為中衛合作社的領航者。每年帶動周邊移民農民百余號人在家門口就業、賺錢。
      談及未來,馬永慶表示:“對這兒,我已經割舍不了了,只要身體允許,我就會把它干下去,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辦好合作社,幫助更多人。”
    3.jpg
      發布儀式現場(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你守護國家,我守護你”
      2005年,自治區人民政府、殘疾人工作協調委員會授予馬永慶“全區自強模范”榮譽稱號;2008年,馬永慶被中衛市人民政府評為“自強模范先進個人”,同年7月,馬永慶被中衛市選定為第29屆奧運會火炬傳遞手參加火炬傳遞;2009年5月,馬永慶被中衛市殘疾人聯合會聘任為殘疾人創業協會會長;2009年民政部授予馬永慶“全國優秀復員退伍軍人”榮譽稱號,并先后獲得“中衛市最美退役軍人”“自治區優秀退役軍人”。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提起一直陪伴在身邊、默默付出的妻子,馬永慶時常說:“我能有今天的進步,得益于我的愛人,‘軍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她的一半。”
      雍鳳霞是家里的小女兒,從小沒有受過任何苦,甚至連飯都沒做過。1986年,經人介紹,已經知曉馬永慶自身情況的雍鳳霞與他見了一面,面對這樣一位熱血青年,為國奉獻、不怕犧牲,雍鳳霞默默認準了眼前的這個人。
      “你能干我也能干,你能吃的苦我也能吃”,就這樣,雍鳳霞隨著馬永慶一路走來,吃苦耐勞,并被他的毅力深深影響著。如今,日子好了,一雙兒女家庭幸福,在工作崗位上也都發揮著自己的價值。
      赤誠為民 奉獻報桑梓
      多年來,馬永慶不管創業如何艱難,不管收入多少,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從不拖欠職工的工資,從不拖欠國家的稅款;多年來依法納稅70多萬元,資助家庭困難學生上學、為殘疾人和南部山區、地震災區捐款捐物;幫助下崗失業人員、殘疾人員、退役軍人就業……他的愛心之舉傳為佳話。
      馬永慶常說:“吃水不忘挖井人,我的成功,離不開妻子的理解和支持,離不開朋友的引導和幫助,更離不開改革開放的政策和各級政府、領導的支持,我從內心感激他們。”面對來之不易的成績,馬永慶始終自豪地說:“是這塊熱土養育了我,是國家和人民培養了我,我要勇攀高峰,攻堅克難,為沙坡頭區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在部隊里,馬永慶刻苦訓練;在戰場上,馬永慶敢打硬仗;脫下軍裝,雖然身體殘疾,但他的身體里始終流淌著軍人的熱血,他用自己堅強不屈的脊梁和永不言棄的鐵骨,開拓出了一條新時代傷殘軍人自謀就業之路。馬永慶用有限的生命長度活出了無限的生命寬度和厚度,一言一行彰顯著新時代退役軍人不懈奮斗、無私奉獻的初心和使命。(記者 張玉婷/文,圖片除署名外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李文 責任編輯:李娟
    權威發布
  •  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 寧
  •  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 寧夏回族
  •  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工
  •  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 《自治
  •  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
  • 便民信息
    精彩圖片
    黃河兩岸繪綠洲
    黃河兩岸繪綠洲
    高山峽谷 黃河牛首山相依交融
    高山峽谷 黃河牛首山相依交融
    寧夏人物
  •  家鄉“歸巢雁” 致富帶頭人
  •  吳楠:當起領頭雁助力鄉村振興
  •  非遺傳承人郝延強: 賦予賀蘭石靈
  •  非凡十年 成長|杜多利:見證水管
  •  劉世友:文物保護永遠在路上
  • 寧夏財經網版權所有 寧ICP備2021002495號-2
    地址:寧夏銀川市中山南街寧夏報業集團商務信息大廈1202室 郵箱:nx_cjw@163.com 電話:0951—6072963
    欧宝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