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氣爽,谷物飄香,平羅縣渠口鄉交濟村400余畝藜麥喜獲豐收。“吳夏蕊博士及團隊調研后,發現我們村的鹽堿地適合種植藜麥,分享優質種子和先進的栽培技術,種出來的藜麥結穗大、籽粒飽滿。”近日,交濟村黨支部書記王金玲告訴記者,去年平羅縣柔性引進吳夏蕊博士團隊,在該村打造藜麥良種繁育博士工作站和研究生實踐基地,致力于科研攻關和農技推廣,讓產業走上高端化、特色化的路子。今年以來,平羅縣以“黨建+人才”建設為抓手,充分發揮鄉鎮黨委和村黨組織作用,依托產業聚人才,聚焦產業育人才,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從崇崗鎮暖泉村走出去的商人徐鳳國積極響應平羅縣“歸鴻計劃”項目號召,返鄉后投資1300余萬元,在暖泉村流轉集體荒地680畝發展釀酒葡萄種植項目。目前,項目一期即將完成前期建設。平羅縣建立“鄉(鎮)黨委+企業+人才專干”的人才服務專員制度,通過微信群、電話訪談等方式發布相關政策、家鄉動態、創業項目等,邀請在外創業致富能人、退休干部等20余人開展“返鄉行”活動。同時,加強返鄉創業啟動支持和產業項目發展扶持,依托各鄉鎮民生服務中心建立“一站式”服務平臺,對返鄉創業發展所需事項實行一窗受理、全程代辦,認真做好“拴心留人”各項服務工作,為農村實用人才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
圍繞現代畜牧、優質瓜菜、特色制種三大特色產業,平羅縣為有創業意愿和一定自主創業條件的人員提供創業平臺,并梳理各鄉鎮在外就業創業以及有一技之長且愿意支持家鄉建設的人才信息庫。截至目前,平羅縣納入在外人才庫473名,148名在外人才返鄉創業就業或任職;儲備“兩個帶頭人”2201名,后備力量591名;分類建立144個村黨組織帶頭人、村書記后備人才、村黨組織致富帶頭人及農村致富帶頭人臺賬,實行動態管理、梯次培育,用人才“活水”潤鄉村振興沃土。 (記者 李良 見習記者 張適清) |